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医药卫生正文

2011年心律失常器械治疗市场前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18 浏览次数:86
  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美敦力公司等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健康心跳·健康心”心律失常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在厦门启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澍教授在活动中告诉记者:2009年,我国共植入心脏起搏器及体内除颤器(ICD)5万台,比2008年增加了近 30%。不仅如此,北京、江苏等地大幅提高了对起搏器、ICD治疗的医保报销水平。江苏对ICD的医保报销额度达到5万元;北京医保对普通起搏器基本都能报销——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对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视程度和人们对治疗器械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很多患者对复杂器械治疗仍然顾虑重重。这是医疗观念、治疗价格、医生经验、植入后管理等诸多原因所造成的。
  
  这些科学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医疗经济学意义,如可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工作时间,避免心脏骤停带来的高昂抢救成本,甚至挽救生命。美国平均每年发生30万例心脏猝死,其每年ICD植入量近20万台;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年发生心脏猝死54万例,然而ICD植入量与美国相比差距很显著。
  
  因此,我国无论是对这些治疗器械的认知度,还是医保覆盖程度,都需不断提高。
  
  目前,很多国家在机场、车站、百货公司等公共场合都配备了体外除颤急救设备,并制定了详细方案,以确保病人在发病时得到实时抢救。然而,美国和欧洲心脏猝死的院外抢救成功率也只有1%。体外除颤器陆续出现在国内机场、酒店等公共场所内。
  
  但是,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脏猝死抢救体系,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也没有得到有效普及,很多装置形同虚设,抢救成功率比国外更低。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